新闻·动态
您当前位置:首页新闻·动态
中医药再建奇功


中西医结合,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取得的一个重要经验。中医药在我国历次重大疫情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,屡建奇功。

2020年3月2日,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,习近平总书记指示,坚持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,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。

2021年3月29日,国新办发布会上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透露,目前已经基本完成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,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,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奠定了一定基础。

中医药再建奇功

▲广安门医院大厅悬挂的“英雄墙”。

抗疫英雄

3月29日,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。一楼大厅悬挂着一幅幅巨幅照片,照片中,是24名为抗疫作出贡献的逆行英雄。

“当时我是远程指导,让患者把抗生素停掉,用中药,纯中药,第二天就退烧了。后来我们又运过去一台中医外治的仪器,一周后,这位患者就出院了。当时很轰动,许多人不相信,西医也认为是个奇迹!”回忆起那段“传奇”经历,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介绍道。

在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连续发热9天,吸氧浓度5L/分钟下指端氧饱和度只有87%,李光熙介入后,仅用了半服中药下去,病人热退身静,给氧条件下指端氧饱和度达93%,心率80余次/分钟。

3天后,患者不仅发热症状消失,血氧饱和度还达到了99%,硬是从“鬼门关”走了回来。

经过一段时间观察,患者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。随后,李光熙用同样的方法救治了许多患者,他越来越确信:“中医的宝藏库里,给我们留下的许多方子是有效的。”

“李主任虽然人没有来武汉,但他用‘人参败毒散’治疗武汉患者,效果非常好。那段时间,为了医治病人,李主任没日没夜地忙,我们特别感动。”在北京经商的湖北商人许卫东告诉《民生周刊》记者。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李光熙《半服中药治新冠》的文章后,许卫东马上转发给在武汉的朋友,并建立微信群,让更多患者有机会与李光熙互动,得到更多中医疗法的帮助。

许卫东提供的数张微信截图显示,李光熙与病患互动频繁,其中一张截图显示,2020年2月12日晚上8点,李光熙在200多人的“李光熙微诊群”中发布了治疗新冠肺炎基本方、预防方,基本方里还注明了每种中药克数。

几个月之后,2020年5月2日,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7人组成的中医国际医疗专家组出征驰援国外,李光熙是其中一员。7月29日,专家组圆满完成89天抗疫救治任务,使用纯中医治疗方法,他们救治的366例阳性病例全部病愈,患者零转重、零死亡,医务人员零感染。

“我主张基本营养支持治疗为主,而不是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。因为大剂量长程使用抗生素,要么会引起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感染,要么会引起真菌感染,”李光熙说,“中医药在我国历次重大疫情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,且屡建奇功,应首选中药抗疫。”

中医药再建奇功

▲广安门医院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展览。

经典名方

据了解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将在综合医院、传染病医院、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,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,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,形成“宜中则中、宜西则西”的诊疗模式;鼓励科室间、医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。

“中医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整体观念,考虑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治疗上注重早期干预,强调治未病思想。”李光熙说,“西医主要强调各个器官系统。中医更强调治疗患病的人,而西医更强调单器官系统的治疗。”

李光熙认为,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对每次流行的疫病控制起到了重大关键作用,流传下来大量有效方剂和辨证治疗思路,尤其对于病势的把握论述非常多。

李光熙介绍,人类自古以来就在跟各种类型感染性疾病做斗争,现代医学发明了多种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来对付外界的细菌和病毒,确实治愈了很多疾病,包括结核等。“但同时又出现了变异的耐药细菌和变异病毒,而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却需要一定的研发周期,无法迅速生产出来针对性强的药物。尤其是病毒类疾病,目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种类较少,针对新冠病毒之类的新发病毒性疾病,缺乏迅速研发有效抗病毒药物的能力。而传统中医药对于新冠病毒这样相对毒力较弱、致死率较低的病毒性疾病有特别好的临床疗效。”李光熙解释说。

据史料记载,明万历年间瘟疫流行,在疫病初期,尽早使用“人参败毒散”取得了“无不全活”的临床疗效。

“推动古代经典名方、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制,建立与古代经典名方、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相适应的审评模式,简化审批手续。”这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关于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。

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,现阶段主要采用防的方法,但未来一定要尽快研究出治疗方法,而最主要实现的目标,也是让患病死亡率降低到与普通流感一致,而恰恰人参在保护体质虚弱患者方面疗效卓著,人参在这里最主要的作用,是调节人体的免疫反应适应新的病毒。”李光熙说。

慢病管理

“三分治,七分养,中医药是很包容的学术,要吸纳现代医学的进步。”李光熙目前正在做的一项工作,就是探索以三甲医院主导,以体育馆为运动指导中心,周围多社区慢病人群参与运动指导的体医融合模式,为今后各大医院全面推广及指导社区体医融合提供建设标准。

根据这种体医融合模式,参与其中的慢病人群可分别参与3个月、6个月和9个月的训练。3个月基础班主要以五禽戏、八段锦及人体各项基础素质练习为主;6个月的中级班以太极拳为主要教学内容;9个月的高级班以行桩为主要训练内容。

李光熙介绍,体医融合慢病管理是指通过非医疗健康干预,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全民运动为中心,结合体育运动和医疗治疗,采用 “互联网+体育+医学+护理+营养”的服务模式,引导全体人民向不得病、少得病、晚得病的方向去努力。

今年3月24日,山东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济南召开,国内中医药界顶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谋划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。参加者有“人民英雄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,国医大师、中央文史馆馆员张大宁等。

作为受邀嘉宾之一,李光熙作了五点建议发言,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,发挥中医药“治未病”特色,加快建设慢病管理平台,打造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大平台。

“近2000名慢病患者在我这里接受过训练,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,中西医结合,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,预防控制重大疾病,把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,相信在健康中国建设中,中医药还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。”李光熙说。

——转自《民生周刊》